玫瑰古今醫療應用史(第四期)





眾多的保加利亞科學家們對玫瑰精油的生物特性的研究做出了貢獻。

P.尼科洛夫教授(Prof.P.Nilolov)寫了一篇調查報告,報告內容詳盡準確,文風優雅,介紹了玫瑰在古時候,中世紀和現代的應用。他對保加利亞民間醫藥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調查研究,寫就了一本小冊子《玫瑰入藥》(Rose as a Medicine),這本書作為經典列入了醫療文獻中。他的這本書拋磚引玉,是后來玫瑰藥用研究者的案頭書。

玫瑰精油具有親神經(neurotropic)的效果。通過皮下和腹膜路徑注射青蛙、小鼠和大鼠,可以抑制中樞神經系統CNS,實驗動物的活動減少, 具有相同于環己烯巴比妥(hexobarbital),乙醇(alcohol)和水合氯醛(chloral hydrate)一樣的麻醉作用;抑制苯丙胺刻板癥(amphetamine stereotypy); 避免可拉左(corazol,一種蘇醒藥。--譯者注),土的寧(strychnine)和電痙攣(electric convulsions)的產生。
腦電圖的研究指出,對中樞神經的壓制,是在皮質層和皮質下層,同步大腦的生物電活動。

然而,通過對有精神障礙和健康人進行氣味療法(psycho-odorological therapy)的治療發現,玫瑰精油刺激中樞神經。接受療法的人會經常做夢,而且對夢的回憶清晰難忘。有腦電圖文獻記載,玫瑰精油抑制腦波節律(alpha rhythm),攪亂了大腦皮質生物電的活動,即壓制活躍的大腦網狀結構(網狀結構這個概念是1865年首先由Dieter提出,是指在延髓、腦橋和中腦的被蓋區內有各種大小不等的細胞團,它們與其本身的樹突軸突以及來自各不同與其本身的樹突、軸突以及來自各不同部位的細胞軸突或側支混雜在一起。其中大部分細胞呈彌散分布,不形成明確的核團。低等脊椎動物的中樞神經系統,大部分由網狀結構組成,它代表腦在進化上的古老部分。--譯者注)。
用巴普洛夫的條件反射,對狗進行試驗,觀察到狗聞了玫瑰精油以后,正向條件反應能力加強,唾液分泌增多。這個刺激效果,在狗聞了玫瑰精油15分鐘后開始出現,20分鐘時達最高峰。
根據泡利檢測法(Pauli Test),玫瑰精油可以提升注意力,促進工作效率,加強工作能力。
以上這些有趣的實驗數據,從側面證實玫瑰在生物刺激領域,有巨大的,尚未充分發掘的潛力。我們終于搞明白了,為什么古羅馬人和東方國家把大量玫瑰鋪撒在自己周圍;為什么大量噴灑玫瑰水;為什么在宅院的水池中倒入玫瑰水。
尋此線索進行玫瑰精油的藥用研究,顯示玫瑰精油在動物試驗中,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效果,值得我們關注。靜脈注射烏拉坦(urethan,一種麻醉藥——譯者注)麻醉的貓會引發血壓短暫下降。玫瑰精油按30mg/kg的劑量使用,抑制去甲腎上腺素高血壓反應(hypertensive reaction of norepinephrine), 拮抗心肌異丙腎上腺素(isoprotenerol,有增加心肌收縮力作用,但有使心率加快及血壓降低之弊。--譯者注)的肌力作用(inotropic effect); 在貓的試驗中,玫瑰精油可以防止由于靜脈注射腎上腺素(epinephrine)、金雀花堿(cytiton)和上頸交感神經節前纖維的電刺激,造成的貓第三眼瞼(third eyelid,亦稱“瞬膜”。--譯者注)的收縮。按照菲爾德博格法取出貓的內臟,研究發現,玫瑰精油降低了因上腸系膜動脈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和電刺激臟神經引發的貓的高血壓反應。這些顯示數據展現出玫瑰精油廣泛的藥理效果,換言之,其對腎上腺素阻斷和神經節運動的作用。
玫瑰精油強大的抗心律不齊(antiarrhythmic)的作用,在理論和實踐中,具有重大意義。在用雙氯化鈣制成的心律不齊的實驗模型中,玫瑰精油抗心律不齊的效果非常明顯。按照30mg/kg的劑量,給心臟驟停——血壓為零,心電圖消失的動物靜脈注射玫瑰精油,可恢復動物的生命體征。注射玫瑰精油后,動物的心電圖和血壓開始緩慢回升,30-40分鐘,恢復到正常值。因去甲腎上腺素和電刺激腦網狀結構引起的心律失常,玫瑰精油也會發揮明顯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玫瑰精油調節心律的數據和中世紀馬斯歐留斯(Mathiolus)和方 海勒(Von Heller)書中記載相符:玫瑰制劑可以強心,消除“房顫”(fibrillation)。
玫瑰制劑自古就享有治療胃腸道疾病的美譽。現代對玫瑰精油藥理研究的結果確證了治療胃腸道疾病的療效,并發現了其作用機理。首先,玫瑰精油對腸胃道平滑肌有強烈的解痙效果(spasmolytic effect)。對兔子小腸分離段試驗,100mcg/ml濃度的玫瑰精油可大幅度降低張力(tonus),蠕動完全消失,無任何自主恢復的跡象。玫瑰精油的解攣效果對很多致攣物引起的痙攣都有明顯解攣作用,如:乙酰膽堿(Acetylcholine)、檳郎堿(arecoline)、膽堿酯酶抑制劑(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5-羥色胺(serotonin)、組胺(histamine)、氯化鋇(barium chloride)。玫瑰精油的解攣作用主要源自其直接的肌親和力,而且有抗膽堿(cholinolytic)、抗組胺(antihistamine)、抗5-羥色胺(antiserotonin)的作用。
玫瑰精油對防止胃粘膜潰瘍有非常明顯的保護作用。通過對用組胺感染胃潰瘍的大鼠試驗,按250mg/kg灌入玫瑰精油,70%的有效率,而對照組所有小鼠均有胃潰瘍。眾所周知,過去阿拉伯醫生治療胃炎和胃潰瘍時,廣泛使用玫瑰花水和玫瑰蜜。實驗中證實的玫瑰精油治療胃潰瘍的這一結果告訴我們,當今治療潰瘍,使用玫瑰制劑有助于治療,臨床上,無論如何都應該應用。

在民間醫術中,玫瑰精油一直被用于治療肝病和膽囊病。實驗和臨床研究顯示,玫瑰精油有很強地促進膽汁分泌的作用。實驗中,在大鼠的膽總管插入導管,導入5滴玫瑰精油,連續12天,實驗結果是:24小時,分泌膽汁量120%、脂質93.2%、膽酸111.8%、無機磷180.4%。實驗報告數據表明,玫瑰精油對液態膽汁分泌和肝細胞基礎成分分泌均有刺激作用。后者的效果已經通過對孟加拉玫瑰進行放射性碘標記法在人身上得到驗證。在玫瑰精油的作用下,12指腸的放射性增加,同時顯示肝膽汁向十二指腸的分泌量加強。
1980年,由科洛夫(M. Kirov)等人做的玫瑰精油治療脂肪肝(lipotropic)的實驗很值得注意。他們用了6個月時間,給大鼠按照體重1ml/kg的量,每天口服40%濃度的乙醇,建立了大鼠萎縮肝臟模型。對照組中,超過2/3大鼠們的肝葉小檗都有嚴重的積水和營養不良,伴隨有個體肝細胞類脂質漸進性壞死(necrobiosis)和細胞壞死(necrosis)、血液循環障礙(hemodynamic derangements)和明顯的脂肪滲透(fatty infiltration),同時伴隨有肝器官氧化還原、肝糖還原以及光面內質網(smooth endoplastic reticulum)的線粒體(mitochondria)和潴泡(cisternae)的裂變。
對這些實驗大鼠按0.01ml/kg,尤其是0.05ml/kg劑量使用玫瑰精油,對避免肝萎縮(dystrophy of the liver)和脂肪滲透(fatty infiltration)有非常顯著的效果。肝細胞的肝糖顯示出完全恢復的趨向,肝實質(肝組織,liver parenchyma)顯示密集再生。
玫瑰精油抗脂肪肝和促進肝細胞再生的的功效應該進一步深入研究。對玫瑰精油的顯著優點和在治療中的準確角色,最終會被證實。
玫瑰精油有明顯地抗5-羥色胺(antiserotonin)的作用。注射20mcg5-羥色胺-磷酸肌酸鈉引起大鼠足腫脹,使用玫瑰精油治療,腫脹減少數倍。玫瑰精油抗5-羥色胺和抗滲出液(antiexudative)的效果,來自于玫瑰精油抗炎癥(anti-inflammatory)和抗瘙癢(anti-pruritic)的作用,這些功效自古以來就一直被充分利用。
另外,用馬血清造成豚鼠過敏,玫瑰精油能抑制過敏性休克(anaphylactic shock)的發生。對比組的豚鼠發生嚴重休克,24小時之內死亡,而實驗豚鼠僅出現輕微的過敏,全部存活。
實驗中,玫瑰精油對防止支氣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實驗中,用雞蛋清誘發豚鼠出現支氣管哮喘。把有支氣管哮喘的豚鼠放入裝有蛋清粉的器皿中,豚鼠支氣管哮喘發展成支氣管痙攣(bronchospasm)。而2周內,過敏前和過敏期間,用玫瑰精油進行腹腔注射過的豚鼠,沒有出現支氣管痙攣,或者癥狀很輕微。
通過實驗,證明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玫瑰精油在緩解壓力治療中,可以起到某種作用。按50mg/kg連續給大鼠服用玫瑰精油一周,結果顯示,外周血(peripheral blood)嗜酸性細胞(eosinophilic cells)數量增加,腎上腺中的抗壞血酸(ascorbic acid)和膽固醇(cholesterol)含量增高,尿液中腎上腺皮質激素含量下降。玫瑰精油的減壓作用,配以其久負盛名的降血脂效果,為現代心血管疾病的預防(prophylaxis)和治療(therapy)帶來了曙光。
小編wx:aiyangzaihaha